Web capture_8-9-2022_114752_atradius-my.sharepoint.com (1)

通貨膨脹:曾經被馴服的怪獸復仇歸來

斯里蘭卡總理流亡。中國被迫動用豬肉儲備策略。印度國會休會。無論是尼泊爾、日本,乃至於澳洲,各國政府不得不應對變得愈來愈憤怒且窮困的公民,因為自 1980 年代初期銷聲匿跡的幽靈又回來了: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已經困擾西方國家大半年了,如今又悄悄地將魔爪伸向亞洲經濟體。從禁止出口關鍵食品(包括印度的小麥和馬來西亞的雞隻),到提供能源補貼(例如:南韓和印尼目前正在實施相關措施),亞洲各國政府正運用財政力量來減輕原本會落在消費者和小型企業身上的負擔。這些措施短期內相對有效,若通貨膨脹持續不退,那麼這些措施也不是長久之計。

在任何情況下,企業都必須做好準備,因應風險日益加劇的新常態。

 

比 COVID 全球遍布率更高、傳染力更強

如果說我們從 COVID 中學到什麼教訓,那便是一開始發生在遠處的事也可能廣為傳播,影響甚遠。疫情迫使眾多經濟產業陷入停頓,也給整個建立在無摩擦貿易、持續不斷削減成本和全球化「零庫存」供應鏈基礎上的國際經濟系統帶來巨大的裂縫。

突然之間,由於被迫處理關鍵物品短缺(包括電腦晶片、基本需求的成藥),以及封鎖和社交距離規範帶來的經濟惡果,各國政府重新採用了舊式凱恩斯經濟學政策。全球各地的國家/地區亟欲支持企業、復甦需求,因此採取了擴張性會計暨貨幣政策,投入史無前例的大量貨幣,挽救原本瀕死垂危的經濟體。加拿大 2021-2022 年聯邦赤字暴增至接近 GDP 的 5%(2022-2023 年的目標目前是 2%),而美國消費者在 2022 年初的儲蓄則比 2019 年多了 3.3 兆美元。

Shopping

與此同時,歐盟在 2020 年 12 月宣布了金額為2 兆歐元的的 COVID-19 後疫情復甦方案。儘管不若此般雄心壯志,亞洲各國政府亦隨之跟進,但較不激進。隨著疫情限制鬆綁,消費者開啟了前所未有的購物模式。

與此同時,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及隨之而來由西方國家祭出的經濟制裁則給物價帶來進一步的壓力。身為能源主要生產國,俄羅斯利用天然氣對歐洲國家施壓,同時對烏克蘭港口實際封鎖,因而最近推升了聯合國農糧組織的糧食價格指數至新高點。

 

西方世界的警示 

通貨膨脹帶來的衝擊讓企業措手不及,此外,隨著政府大方的 COVID 紓困方案一一結束,此衝擊似乎逐漸變得嚴峻。

在美國,即便就業市場仍然強勁、消費者消費穩固,但許多人仍預期零售產業受到通貨膨脹之影響將特別嚴重。極具象徵性的美妝大廠牌 Revlon 已提出美國破產法第 11 章的申請,表示即使是強勁的產品需求仍無法因應供應鏈中斷、原物料及物流價格高漲、人事成本上升及信用條件緊縮所帶來的困境。根據美聯社報導,今年 6 月的同比通貨膨脹率攀升到 11%,商品的生產者物價勁揚 18%,而服務則升高近 8%,專家普遍預期許多公司無法將這些成本轉移給消費者。

歐洲公司面臨更加慘澹的前景由於烏克蘭戰爭沒有任何和緩跡象,因此戰爭對歐洲企業的影響註定會倍增。德國的企業信心已下墜,在六月至七月間下降了 4 個點,而義大利在 7 月 21 日德拉吉政府垮台後,則深陷政治危機。法國的通貨膨脹率為 6.5%,儘管法國相對較不依賴俄羅斯能源,但相較於歐盟鄰國,也沒有表現較佳。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預測明年英國將會是成長最慢的七大工業國組織 (G7) 成員。由於俄羅斯切斷對歐盟的天然氣供應,德國的鋁、玻璃和化學品產業正面臨傾頹的危險,而歐洲家庭的能源帳單則可能比一年前高出 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領導的經濟體若升高利率,也會讓其他經濟體跟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亞洲的情況如何? 

雖然亞洲到目前為止表現良好,但也無法完全避開通貨膨脹的影響。綜合來看,由於經濟基本面強韌,且既未支援俄羅斯,亦未參與歐洲和美國對莫斯科祭出的制裁,亞洲國家/地區因而得利,儘管逐漸出現區域差異,但仍在穩健成長。

亞洲開發銀行認為,中亞國家/地區由於鄰近俄羅斯,且與之經濟往來關係緊密,因此最容易受到通貨膨脹的牽連。與此同時,中國、韓國、日本和中國香港的經濟則仍受嚴苛的 Covid 政策限制,而東南亞因旅遊業大幅反彈、強勁的出口和具競爭力的人力成本,成長率有望超越通貨膨脹,實現健康發展。

 

利率逐漸升高:最糟的局面尚未來臨?

通貨膨脹已經夠糟了,而適用的補救措施幾乎一點都沒有讓情況有所改善。由於恐懼通貨膨脹可能會演變成「停滯性通貨膨脹」– 即同時存在經濟停滯和物價升高兩種經濟蕭條情況,最佳體現在將通貨膨脹和失業率相加計算得出的痛苦指數 – 除非出現徹底政權改變(例如斯里蘭卡),各國政府及央行通常在對抗高漲的物價時,都會採取較激烈的回應手段。這通常意味著嚴格的緊縮政策加上大幅調升利率。美國聯準會今年已調升利率 4 次,最近一次調息是 7 月 27 日升息 0.75%,此前加拿大則已升息 1%。

如同 Covid 疫情和通貨膨脹會傳染一般,領導的經濟體若升高利率,也會讓其他經濟體跟進。風險感受加深,就會導致「資金流入安全性資產」的效應(至少對美元偷資者而言是如此),亦即出售新興市場資產,而購買以美元計價的金融商品。

Building為了限制資金流出與經常帳赤字,許多新興市場的央行多半也會果斷地調高利率,進而努力維持穩定、確保競爭力。泰國、中國香港、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尼均已宣布(或準備宣布)要調升利率。

 

 

結論:在風險更高的世界局勢中蓬勃發展

由於疫情和烏克蘭戰爭觸發基本的供應鏈洗牌,物價因而飽受壓力,因此消費者和企業均面臨嚴峻的局勢。歐洲已表態將打斷對俄羅斯能源的倚賴,因此可見的未來只有更多困苦。由於烏克蘭衝突尚且看不到盡頭,因此也將持續衝擊全球食物供應,而美國與中國間升高的緊張局勢,以及中國的清零承諾,再加深世界局勢的不確定性,使人們似乎必須迎向一個緊接著一個的危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任何情況下,企業都必須做好準備,因應風險日益加劇的新常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不可預測的局勢中面對風險等級升高,力求成長的企業就必須謹慎保護自己免受下行風險的危害

歐洲和美國忍痛所做的調整,為亞洲企業提供了誘人的成長契機,倘若能有健全的信用風險管理,亞洲企業就有能力大膽布局,而不致魯莽行事。

請下載我們最新的電子書,瞭解您如何也能在保持安全的前提下快速成長

本網頁上的所有內容都受我們的免責聲明約束,可在此查閱。

分享至

繼續閲讀